中药保存有讲究 分类存储效果*佳

    添加日期:2017年1月16日 阅读:2423

    当下,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养生,不少人会自行购买中药材作为日常保健所用,但是中药材如果不注意保存方法,很容易让中药原本的功效降低、甚至发生霉变。那么,中药应该如何保存*好呢?以下就为大家介绍了中药*佳的保存方法。

    中药保存应分类型

    藿香等香味较大的药材。挥发油是许多中药材中发挥治疗作用的有效成分,一般有芳香,表现在药材上就是能闻到明显的香味。挥发油易挥发,如果这些药材的味道变淡,药效也会减小。加热、煎煮会加速挥发油的散失,因此薄荷、荆芥、藿香、紫苏等含挥发油较多的药材应放在离热源较远的地方,在煎煮时应后下,以免降低药效。

    当归等易走油的药材。在储存过程中,由于受潮等因素,药材中所含的油和糖等物质容易析出药材表面,像是有一层油,又叫“走油”。果实、种子类药材易走油,如杏仁、麦冬、当归、党参、桂圆、枸杞等。保存这些药材应注意干燥。

    人参等易受蛀的药材。中药材在采集和保存时可能有虫侵入或带有虫卵,引起虫蛀。药材受蛀后,可发生蛀洞和蛀粉,有些害虫繁殖迅速,可能让药材“报废”。泽泻、黄芪、大黄、人参、白芷等较容易受虫蛀。轻度虫蛀的药材可加工后再用,虫蛀严重的药材应及时丢弃。

    牡丹皮等易变色的药材。药材都有其本身的颜色,牡丹皮等可能在变色的同时效果降低。有些药材含的酶易发生氧化而变色;日晒和烘焙温度过高也可引起药材变色。保存这类药材应避免日晒。

    与此同时,保存中药还应该注意哪些呢?

    保存中药的注意事项

    分类。根据药材特点分类保管,如刺猬皮、瓜萎等肉质、甜香的药材易生虫,应放在熏库;远志、半夏等易霉变,应注意通风、日晒。另外,剧毒药材更应贴上醒目的标签,专人保管,防止误用中毒。

    杀虫。对桑螵蛸、露蜂房等动物药保存前要蒸熟,避免虫卵孵化;同时可用化学药物熏杀害虫,通常保存少量的药材时可将硫磺点燃生成二氧化硫熏蒸,保存大量的药材时可喷洒氯化苦熏蒸。

    密封。种子类药材(白扁豆、麦芽、薏苡仁等),密封保存可防止老鼠撕咬;容易风化(芒硝等)和挥发(冰片等)的药材,密闭保存可避免有效成分丢失。密封时,将药品放在干净的玻璃瓶中后,盖严瓶盖,用蜡转圈滴在瓶口处封严就行了。另外,陶瓷罐、真空袋也是不错的密封容器。

    低温。霉菌和害虫在1 0℃以下不易生长,且泛油、溶化、粘连、气味散失、腐烂等药材的变质反应在低温时也不易发生,所以将药材放在阴凉干燥处(如冰箱),有利于保存其有效成分。

    避光。像花叶类那种在光照时容易起变化的药材,应贮藏在暗处及陶瓷容器、有色玻璃瓶中,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合藏。将花椒与有腥味的动物类药材(鹿茸、地龙等)一起存放,可防止动物类药材虫蛀变质;将泽泻与丹皮放在一处,泽泻不易虫蛀,丹皮不易变质。

    *后,介绍一下煎好的中药应该怎样保存吧。

    煎好的中药能放冰箱里几天

    我们发现,各家医院和药店在密封真空包装袋上提示的药液保存时间不尽相同。曾经有这样的研究,将不同方剂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存放,通过观察药汁的变质程度,分别记录臭气、混浊、生霉及酸度等测定项目。结果发现,温度越高药液变质越快,在气温较高的季节里,室温在25℃以上,一般汤剂保存不超过2天,如果冷藏,则一般保存**不会有变质现象。另外,不同方剂即使在同一条件下,变质程度差异也较大,若药液内淀粉、蛋白质、糖类等成分含量较多,则变质更快。

    为了保证药品使用安全,密封真空包装的中药汤剂保存的*佳温度为0~5℃,保存时间为7~14天,但*好不要超过**。一方面是因为汤药煮好后,在拿回家冷藏前常有半天到一天的室温保存,这会“加速”药汤变质;另一方面,煎煮的药汤里若含有全蝎、蜈蚣等动物类中药或熟地、黄芪等糖分含量较高的中药,也会影响保存时间。若发现药液袋鼓起或药液变味,有气泡等异常现象则属变质,不可服用。

    如果是用自己提供的器皿来盛放的中药汤剂,一般不建议隔夜服用,即使放置在冰箱冷藏室中,也不应超过**,以免药液变质影响健康。

    由此看来,保证中药效的持久,保存也是很有讲究的。

    责任编辑:田月华 WWW.1168.TV 2017-1-16 15:36:41

    文章来源: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1753418380@qq.com。

本文标签: 中药保存
版权所有 1168医药保健品招商网-WWW.1168.TV Copyright © 2008-2025 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证书编号 (粤)-经营性-2014-0016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粤ICP备14090958号公网安备粤公网安备 44011102000390号
1168医药保健品招商网专业提供:医药等产品信息的网站招商平台,打造中国成交率最高的网络医药招商网站→返回顶部←
本网站只提供信息交流服务,不提供任何药品销售服务,不对交易过程担负任何法律责任,请交易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双方的合法权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