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日期:2019年6月25日 阅读:1774
痛风发病率发达国家明显高于落后国家、沿海地区明显高于内陆地区;而经济和地域都兼备的日本一直是痛风的高发区域,2016年日本痛风人数超过300万,发病率高达3%,接近于我国的3倍。
为什么日本痛风发病率这么高呢?
体验一次日本料理,也许在其中会找到答案;日本料理的美食无外乎生鱼片、寿司蘸酱虾、帝王蟹、刺参等等,还有各式各样的鱼饼和海菜制品。日本是国土资源匮乏,大多以海洋资源为生的国家, 海鲜是日本每个家庭、每顿餐不可或缺的食材。
据统计,日本普通家庭每餐的嘌呤摄入量相当于中国沿海家庭的3到5倍,找到日本痛风高发的原因了吧!
然而,一种奇怪的现象令世界感到震惊!
据日本厚生劳动省(卫生部门)统计显示:同样位于日本东南沿海的高知县,总人口超过80万,但近10年痛风患者累计不足百例,痛风发病率几乎为零,这远远低于日本其他任何地区,这一现象让医学**们感到震惊和疑惑。
是什么原因让这一地区的痛风发病率这么低的呢?
令**们费解的是:高知县人民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与日本其他地区没有任何区别。**们对这一地区又进行了基因分析、地质分析、水源分析、气候及温湿度等因素分析,仍然无法解开这一疑团。
竟在高知县居民的血液中发现一种“痛风克星”!
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科学对比,竟然在高知县人的血液中发现一种非常稀奇的小分子蛋白,而其他地区人体血液中很少有这种物质。经化验得知这种蛋白物质是“含有组胺酸与丙胺酸的二肽” 。
更让人惊奇的是:这种二肽能够增加体内一种嘌呤转移酶(HPRT)的数量和活性,这种嘌呤转移酶可以阻止嘌呤转化为尿酸,维持尿酸的平衡状态,避免尿酸升高。
让**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种二肽究竟来自哪里呢?
在调研中发现位于太平洋的几内亚岛区域的痛风发病率也几乎为零。同样以海洋生物为食的几内亚人的血液中也发现了含有组氨酸及丙胺酸的二肽,难道这两地区有什么关联吗?
在经过反复对比和大量调查中,终于发现这两地区的居民都是一年四季食用一种鱼——鲣鱼,并且,在鲣鱼的肌肉中也发现组氨酸及丙胺酸的二肽。
原来,鲣鱼一年四季都顺着太平洋暖流来回游动,而高知县与几内亚正处于这一暖流带上,恰好满足当地居民一年四季食用。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本文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来源:互联网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175341838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