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日期:2016年7月4日 阅读:2018
在现代家庭中,味精和鸡精是厨房不可或缺的调味品,有些人用这些调料作为高汤原材料,也有些人直接调凉菜,但是对于鸡精和味精,很多人认为会致癌,而非常排斥,那么鸡精和味精真的会致癌吗?味精和鸡精真的如网上所说的那么可怕吗?
味精的****
1味精是什么做的?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谷氨酸钠水解为谷氨酸,而谷氨酸有鲜味,谷氨酸是人体中所需的一种氨基酸,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中,但是不会增加食物的鲜味,只有被提炼出来以后,才能变成游离的氨基酸盐,才能为食物增加鲜味,这就是味精之所以能提鲜的原因。
德国人里德豪生在蛋白质水解过程中**分离出谷氨酸钠。1908年,日本化学家池田菊苗从海带中提炼出谷氨酸钠,第二年,铃木三郎助将其商品化,取名为“味之素”,开始销售,这就是*原始的味精。
国外一般用糖、蜜作为原料,我国用粮食作物,比如大米或是玉米来生产味精。
总的来说味精是利用擅长分泌谷氨酸的细菌发酵得到的,一般的原料就是玉米淀粉,所以味精也算是一种**食品,并不是人们认为的化工合成制品。
2人体也能”合成”味精
人体自身能够通过酶的作用将葡萄糖转化为谷氨酸,作为供给大脑的主要营养之一,在人体内以谷氨酸根的形式存在。
味精进入人体后形成谷氨酸根和钠离子,食盐进入人体后,也会形成氯离子和钠离子。也就是说:即使不吃味精,人体也同样能够“合成”味精。
美国FDA、美国医学协会、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组等**部门的评审表示:味精在食品中的使用没有一定的限制,无需担心其安全性。世界卫生组织(WHO)也把味精归入「*安全」的类别。
鸡精的****
1鸡精跟鸡有关系么?
鸡精是一种复合调味料,它的主要成分还是味精(谷氨酸钠),其中的谷氨酸钠含量大约在40%左右。
鸡精中还含有肌苷酸、鸟苷酸等呈味核苷酸,用以增加味精的鲜味。另外,其中还含有盐、糖、其他香料,形成了更佳丰富和自然的味觉感受。鸡精中的淀粉、糊精等物质主要用于粘结和造粒,他们使得鸡精颗粒松散,不容易吸潮结块,便于日常的使用。
另外,有些鸡精中还含有鸡肉粉、鸡骨粉、鸡蛋提取物等成分,但这并不意味着鸡精是“用上等鸡肉制成”,因为这些来自鸡的提取物用量不会太多,味精、盐、淀粉等物质才是构成鸡精的主体。
2一袋鸡精,半袋盐
翻看鸡精的配料表后,不难发现,其主要成分为精制盐、谷氨酸钠、鲜味核苷酸二钠以及一些其它的食品添加剂。
如果和我们平常吃的盐相比,鸡精中的钠含量占到了大约一半,所以可以说是“一袋鸡精半袋盐”的说法。
因此,高血压患者要注意:鸡精本身含有一定量的食盐,如果炒菜和做汤时用了鸡精,用盐量一定要减少。如果放了足量的食盐,再加一大勺鸡精,会额外增加钠盐的摄入量,非常不利于健康。
鸡精,味精真会致癌?
说到味精、鸡精致癌,未免太过**。味精、鸡精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这种物质在超过120℃的时候,容易转变成一种可以致癌的物质——焦谷氨酸钠。但在普通情况下,炒菜的温度都不会超过120℃,因此味精是安全的,我们只要在烹饪的时候正确使用,完全可以放心食用。
谷氨酸钠含有钠离子,于是许多人认为味精的使用会增加钠的摄入,也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其实盐的钠离子产生咸味,味精中的钠离子也同样产生咸味。我们做菜时,如果放味精,则要减少盐的用量。从这个意义上说,合理使用味精,并不会增加钠离子的摄入量。
选鸡精还是味精好呢?
鸡精和味精是两种不同的调味品,选择时,主要看烹饪对象和每个人的口味要求。
如果您的烹饪对象、食物特征、风味比较突出,如肉、鱼等可以选择单一味精,只起到增鲜效果,特别是瘦肉的食品,肌苷酸含量比一般食品高,只需加一点单一鲜味的味精就可达到增鲜效果,这时如果加复合调味料的鸡精可能有损本身食物的特殊风味。
这些菜不用放味精
「炒肉菜」
肉类中本来就含有谷氨酸,与菜肴中的盐相遇加热后,自然就会生成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除了肉类,其他带鲜味的食物也没必要加入味精,如鸡蛋、蘑菇、茭白、海鲜等。
「放醋的菜」
酸味明显,醋加得比较多的菜肴不能加味精。因为味精在酸性环境中不易溶解,而且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鲜味效果越差。所以糖醋里脊、醋熘白菜等酸味大的菜肴都不用放味精。
「凉拌菜」
因为味精在温度为80℃—100℃时才能充分发挥提鲜的作用。而凉菜的温度偏低,味精难以发挥作用,甚至还会直接粘附在原材料上,无味且扫兴。如果做凉菜时非要放味精,宜用少量热水把味精溶解后再拌入凉菜之中。
「调料馅」
许多人在调饺子馅、春卷馅时,都会放点味精,这样很不安全。味精拌入馅料后,会一起经过蒸、煮、炸等高温过程。但是,温度只要超过100℃,味精就会发生变性,形成焦谷氨酸钠(**),失去味精作用。除了不能拌馅,在制作热菜时,也是要在菜肴即将离火时才能加入味精。
「甜的菜」
在适当的钠离子浓度下,味精的鲜味才能更突出。所以,味精的鲜味在咸味菜肴中才能有鲜美表现,但如果在甜味菜中放入味精,不但不能增鲜,反而会抑制甜鲜的本味,并产生一股异味。所以,鸡茸玉米羹、香甜芋茸等菜肴中不能加味精。
如何正确使用味精?
1.对用高汤烹制的菜肴,不必使用味精。因为高汤本身已具有鲜、香、清的特点,使用味精,会将本味掩盖,菜肴口味不伦不类。
2.对酸性强的菜肴,如:糖醋、醋熘菜等,不宜使用味精。因为味精在酸性环境中不易溶解,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鲜味的效果越差。
3.在含碱性原料的菜肴中不宜使用味精,因为味精遇碱会化合成谷氨酸二钠,产生氨水臭味。
4.味精使用时应掌握好用量,如投放量过多,会使菜中产生苦涩的怪味,造成相反的效果,每道菜不应超过0.5克。
5.做菜使用味精,应在菜快炒好时加入。因为在高温下,味精会分解为焦谷氨酸钠,即脱水谷氨酸钠,不但没有鲜味,而且还会产生毒素,危害人体。
不宜吃味精的几种人群
味精吃多了,常常会感到口渴,这是因为味精中含有钠,过多摄入可导致高血压。60岁以上的人对钠的摄入尤为敏感,所以,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压、肾病、水肿等疾病的人尤其应该少吃味精。
锌是婴幼儿身体和智力发育的重要营养素。因此,孕妇、婴幼儿和正在哺乳期的母亲应禁食或少食味精。
味精和鸡精使用得到,其实对人体的影响也没那么大,但小编仍建议,不要过量,不要Wie了追求味道的鲜美,大量放入鸡精或者味精,物极必反的道理谁都知道,鸡精和味精用多了,对身体同样不好,所以一定科学规范的食用调味品。
文章来源: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28172760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