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绝招帮你促成谈判

    添加日期:2012年8月21日 阅读:816

          与快速消费品相比,工业消费品并不面向社会大众,专业性非常强,在媒体上露脸的机会也不多,销售方式以针对大客户的直销为主。虽然有着较高的进入壁垒,但这块市场的竞争同样是惨烈异常。尤其是身处倡导关系营销、服务意识的营销新时代,如何在技术、市场与关系这三大领域有所突破,已成为所有工业消费品厂商的重要课题。
      在工业消费品的营销实战中,这样的案例并不鲜见:千方百计打听到的项目信息,却是客户放出的“烟幕弹”,花了不小的财力与精力,*终却发现客户连立项的基本需求都没有;好不容易“搞定”了某位负责人,就在即将下单签约大功告成之际,客户单位却临时换人,新的项目负责人上台,一切又得从头开始;在经历技术、质量、价格的几轮淘汰之后,所有的竞争对手都已出局,订单应该是唾手可得了,客户单位却把一个几乎毫不相关的项目拿出来说:我们觉得你们做这个更合适。这个时候,做还是不做?可见,工业消费品的大客户营销有着相当的难度。
      工业消费品有三大进入壁垒,分别是专业技术、细分市场和客户关系,也正因为进入壁垒高,能进入这个领域的绝非庸手。高手过招,自然不会像小孩子打架那样卖力吆喝,但其中的玄机,不经当局者指点,旁人是很难明白的。笔者的客户关系管理经历中,有着若干大大小小的成功或不那么成功的案例,一番总结后发现,成功的案例大致相似,失败的案例各不相同。
      在大客户营销中,至关重要的一点是与大客户的商务谈判,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谈判技巧,我们才能准确把握客户的真正需求,突破其心理防线。在这里,笔者结合自身经验给大家提供大客户谈判的五大招数。
      第*招:拨雾见月,去伪存真,发现客户的真实需求笔者曾作为国内某知名工业自动化设备商的营销代表,负责大客户的投标及谈判。当时笔者的首要任务是:找到成交可能性*大的潜在客户,从而开展重点公关。有的企业在进行招标时,往往抛出一些“障眼法”式的项目需求,从而转移部分厂商的注意力。笔者通过多种信息渠道,了解到我们争取的一家大客户对外公布的三大项目中,有两项都是不切实际的,从而及时抓住营销重点,锁定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广泛的信息渠道是关键,正式场合与非正式场合的沟通都非常重要。事实上,一条非常重要的信息来自于与我们与该企业老板司机的一次闲聊。这次看似无益的闲聊让我们了解到,哪些需求是该公司已经内定的,哪些需求是该公司根本不需要或者暂时没有能力执行的。
      第二招:利用相对优势,打击竞争对手。
          **竞标有三家企业入围,除了我们公司,另有两家省内企业,分别代理的是西门子和ABB公司的产品。它们兼有本土公司的人脉优势与跨国公司的技术优势,非常难以对付。但我们的优势也非常明显,就是系统的整合优势。当时恰逢西门子公司的产品出现了一点软件故障,导致客户公司生产线不能正常运行,而等国外的工程师到达现场,至少都要在二十天以后。这时我们立即出动了北京总部的**团队,无偿为该客户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件事不仅为公司赢得非常珍贵的信任票,也使西门子公司夺标无望。
      第三招:寻找关系突破口,动之以情,诱之以利。西门子虽然出局了,ABB同样不好对付,而且听说该代理商老板与客户公司的老总还有远房亲戚的关系。经多方打听我们了解到,客户公司老总的妻子曾经是我们公司一位营销经理的同事,而且她还欠这位经理一个“人情”。在竞争的白热化关头,人情因素成为重中之重,我们立即指定这位经理为该项目投标负责人,并开展一系列的企业公关活动。
      刚好客户公司老总的小孩生病住院,该项目经理偕同妻子专程到医院探望,两位年龄相仿的母亲一见如故,在子女教育方面有聊不完的话,相互之间都成了知已。事后客户公司的老总回忆说,你们公司是在真诚地关心人,冲着你们的这份真诚,也要交你们这个朋友。
      可见,在这个谈判过程中,企业一定要以真诚的关怀去感动人,情感为主,利益为辅,绝不可颠倒了主次。
      第四招:拒绝小利,坚持立场,保持方向的正确。
          几个回合之后,所有的竞争对手都已经淘汰出局,我们公司即将成为当仁不让的夺标者。但好事多磨,一家已经出局的公司是客户公司的长期生意伙伴,与客户公司的高层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即使出局也在对我们公司产生影响。
      有一天,客户公司一位副总通知我们,鉴于我们在几轮竞标中表现出色,要把一百多万元的仪表订单交给我们,而对我们盼望已久的工业自动化项目,却表示要缓一缓。经公司研究,我们当即表示放弃仪表项目,专注做自己*擅长的自动化项目,同时加紧敦促对方确认订单。当时有些经理表示不解,仪表项目也是一块肥肉,为什么要放弃呢?我们的态度是:首先,仪表不是我们的强项,会分散我们的精力,失败的风险也较大;其次,仪表项目的推动可能给竞争对手制造口实,从而让他们卷土重来,甚至抢走本次投标的重点项目。在这个过程中,不为小利而迷惑,坚持既定的路线方针,是项目成败的关键。
      第五招:自查自纠,弥补漏洞,一举夺标。
          经过我们的坚持,客户方面终于同意将自动化项目交给我们。在审查报价单时,却发现我们将一些非关键的配套材料的价格报得过高,对方发话,要求砍下总价的百分之三十。我们马上进行调查,发现部分配套材料价格过高是由于前线营销人员感觉项目费用太高,希望抬高部分不起眼的非关键品价格进行弥补。公司立即调低全线配套品价格,并承诺对方可以对配套品进行监审,*终在仅调价二十余万元的基础上,拿下了这笔总值超过300万元的订单。因此,在*后的冲关阶段,企业一定要关注细节,及时自我调整,发现问题立即解决,*终保证圆满签单。

    责任编辑:鲍庆义    WWW.1168.TV    2012-8-21 10:17:23

    文章来源: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2817276005@qq.com。

本文标签:
版权所有 1168医药保健品招商网-WWW.1168.TV Copyright © 2008-2025 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证书编号 (粤)-经营性-2014-0016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粤ICP备14090958号公网安备粤公网安备 44011102000390号
1168医药保健品招商网专业提供:医药等产品信息的网站招商平台,打造中国成交率最高的网络医药招商网站→返回顶部←
本网站只提供信息交流服务,不提供任何药品销售服务,不对交易过程担负任何法律责任,请交易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双方的合法权益 →返回首页←